> 攻略 > 手游攻略 > 详情

浦阳派出所接到了一起“画皮诈骗”!

2024-05-04 01:02:17 | 来源: 互联网整理

知人不知心的“画皮”故事,不仅能骗聊斋读书人,还能在微信上骗钱。 近日,濮阳派出所接到一起“画皮诈骗”案件! 什么是“画皮诈骗”? 就是克隆你的朋友圈,克隆你的头像,把昵称改成你的名字,冒充你来欺骗你的朋友圈。

11月20日晚,周女士突然接到几位朋友的电话,询问她是否在微信上借了钱。 有朋友在电话里告诉她,已经给她汇了2000元。 经过仔细询问,周女士发现自己的微信号被盗,骗子冒用她的名义向朋友借钱。

当天下午,赵女士收到了一条来自“王女士”的微信消息。 周”。

你现在有空吗? 转2000元给我,我稍后还给你。

朋友急需用钱,赵女士二话不说就转了2000元给“周女士”,但“周女士”却表示需要将钱转到另一个微信账号上。 当赵女士看到对方申请加为好友的微信头像与周女士的微信头像一模一样时,确信对方就在,批准了申请并转账。

无独有偶,当天,周女士的丈夫也收到了同样的短信,并向对方转了2000元。 当对方提出再转1000元时,周女士的丈夫感觉不对劲,立即给周女士打电话询问情况。 周女士看到丈夫和“李鬼”的聊天记录后,意识到有人盗用、克隆了她的身份,在朋友圈对她进行了诈骗。

(两个微信ID对比)

此后,周女士陆续接到朋友的电话,她立即向濮阳派出所报案。

至于微信账号被盗的原因,周女士回忆起不久前在网上寻找贷款公司的经历。 为了申请更多贷款,周女士提供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微信号、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信息。 从那一刻起,她的微信被人监视,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的朋友圈里的图片和文字内容如影随形。

↓↓↓

在“屏幕阅读时代”,所见并非一切都是真实的,聆听可以帮助区分现实与现实。 那么,如何识别发送求助信息的朋友是否是真诚的,防止上当受骗呢?

第一步:查看对方的注册号、简介和照片信息,看看是否是你认识的人。 不添加身份不明确的陌生人,不随意添加附近的人。

第二步:添加微信好友时,添加备注,以便辨别真假。 “这种言论名称只有你自己知道,骗子看不到,也猜不出来。”

第三步:如果你在微信上收到朋友借钱的消息,不要急于汇款。 一定要亲自打电话给对方核实。

第四步:不要在朋友圈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各种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很棒的阅读

热门手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