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4 02:01:02 | 来源: 互联网整理
现在
微信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社交工具之一
如果
您只需通过头像和昵称即可判断微信好友的身份。
所以要小心!
因为有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微信
他们下载了用户的头像或照片
更改为您自己的帐户
并将名称更改为与用户相同
变身微信中的另一个“你”
近日,绵阳市民李先生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名“李鬼”以自己的照片为头像,微信名相同,甚至同一个朋友圈冒充自己,在网上进行诈骗。购买产品的幌子。
“有的人一次就被骗了几十万元,大家一定要小心。” 李先生希望通过媒体给大家一个警示。
微信身份被冒用
有人被骗数十万元
李先生是一位商人。 出于商业目的,他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留下了手机号码。 今年6月25日,湖南徐女士通过搜索手机号码加了好友,询问投资事宜。 起初,李先生还以为对方找错人了,可当听到他的名字的那一刻,他突然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微信不是你吗?这张照片不是你吗?” 徐女士将联系人的微信头像和身份证照片发给了李先生。 “分身确实是我自己的,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个分身,我的名字中间是‘梁’,他的名字是‘梁’,这是错误的。” 李先生说,除了头像和名字外,身份证上更是错误,“我是1979年出生的,户口是三台,但这张身份证是1981年出生的,上面写着我是来自绵阳市市中区。” 李先生表示,有多种迹象表明有人冒充自己。
“看来我真的被骗了,算上我身边的朋友,总共就超过五十万了!” 徐女士告诉李先生,大约六个月前,一名男子主动加她微信群。 “从4月底开始,我每天都在寻求帮助,耐心地给我讲解如何赚钱。” 徐女士说,她和对方平时都是语音聊天,没有留下电话号码,也没有视频聊天。 “根据他提供的姓名和照片,我确实在网上找到了李先生的信息,再加上对方发给我的假身份证和朋友圈,我立刻就相信了。” 徐女士说,当男子邀请我们一起投资时,她不仅贷款投入了20万多元,还邀请了她的朋友一起加入。
“画皮诈骗”
很多年前就出现过
不只是徐女士。 李先生表示,这几天他接到了好几个不明电话,都是被骗去投资的。 “据我所知,被骗的总金额至少有300万元。”
那么是谁在微信上冒充李先生呢? 李先生说:“我用徐女士发的微信ID查了一下,这个人不是我的微信好友。” 李先生平时喜欢在社交软件上发照片、写东西。 也许骗子看到了这些东西。 之后,他注册了一个微信ID,用自己的照片作为头像,然后将发的文字添加到朋友圈,冒充自己。 李先生表示,受害人已经报警,他会尽快去派出所准备案件,希望案件能尽快破案。
采访中,记者通过网上搜索了解到,“克隆”他人头像、微信名、朋友圈的诈骗案件其实由来已久。 2014年10月,中央广播网以《微信诈骗又有新花样:谨防复制头像、冒充朋友圈诈骗》为题曝光了这种诈骗手段,并通俗地称之为“画皮诈骗” 。
警方支援
如何防止微信“克隆”
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刘杰。 “冒充QQ、微信好友进行诈骗的情况比较常见。第一种是直接盗取账号,另一种是复制别人的信息进行诈骗。” 刘杰介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群或者添加附近的人为好友,然后盗取对方信息。 在朋友圈发布照片和信息,获取对方手机通讯录,然后添加对方微信群或微信好友即可“借钱”。
那么,如何防止微信“克隆”进行诈骗呢? 刘杰给出建议:
第一步:如果陌生人的好友申请不被批准,就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复制盗取我的微信名、微信头像、朋友圈等信息。
第二步:严格保管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微信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防止微信账号被犯罪嫌疑人盗用。
第三步:遇到微信好友求助时,一定要通过电话或亲自核实。 请记住,您的微信昵称、头像、朋友圈都可能被篡改。
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大家
在网上社交时
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微信好友的金钱交易请求及其他请求
一定要打电话核实
不要轻易做出转账汇款决定
关于这件事
你怎么认为?
你身边有被感染的朋友吗?
留言区告诉大家提醒一下
棉报财经传媒记者 邓勇
热门手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