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攻略 > 手游评测 > 详情

植物大战僵尸小游戏;秒玩小游戏入口

2025-01-03 23:25:56 | 来源: 互联网整理

一个月涨粉400万,00后魔改的《植物大战僵尸》火了|新榜观察

还记得《植物大战僵尸》吗?

最近,这个曾在15年前爆火的经典游戏“文艺复兴”了,网友们为之疯狂上头,起早摸黑地抓住一切可利用时间大战一把僵尸,微博、小红书、虎扑等社交平台掀起讨论热潮,甚至沉寂已久的植物大战僵尸贴吧,都再次“人声鼎沸”。

不过,这一波复兴的并不是记忆中的官方原版《植物大战僵尸》,而是由叫“潜艇伟伟迷”的游戏博主自创的“杂交版”。

杂交版,顾名思义,就是把《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不同生物重新组合、产生新物种,技能也实现了双重叠加。比如“豌豆睡莲”,结合后原本没有攻击力的睡莲多了发射的功能,能协助种在睡莲上的植物一起攻击僵尸。

无论是植物,还是僵尸,都在杂交之后有了新形态和新技能,攻击力相比原版翻了许多倍,但又沿用了原版游戏的玩法机制,这也让玩家能够低门槛迅速上手游戏的同时,游戏爽感直线提升。

“潜艇伟伟迷”因此被网友调侃为“当代孟德尔”(孟德尔是研究植物杂交的生物学家),账号迎来高速涨粉。

新榜旗下多平台数据工具显示,过去一个月内,“潜艇伟伟迷”抖音账号涨粉147万,B站账号涨粉超过245万,是近期B站涨粉最快、热度最高的UP主之一。

6月1日,“潜艇伟伟迷”发布视频回应《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的走红,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大理想,为了弥补童年的意难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尝试、开创更多的玩法,为什么我不会是其中之一呢”。

截至目前,这条视频的B站播放量超过1677万。

而《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的爆火,不仅让“潜艇伟伟迷”圈粉无数,更是养活了一大批游戏主播,包括张大仙、陈泽、Gemini、桑杰等都纷纷“沦陷”,直播间打,发视频也打,俨然成了一个“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号。

一个二创游戏,如何搅动起整个游戏直播圈的风云?我们试图复盘这个过程。

2023年11月20日,“潜艇伟伟迷”发布《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系列的第一条视频“杂交植物”,截至目前B站播放量超过462万次,自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杂交植物”系列视频一条接着一条出,热度越推越高,相关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平均高达数百万,热情的网友们在评论区互动分享脑洞,不断给“潜艇伟伟迷”提供思路补充。

《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的思路、设定和游戏架构逐渐完善,3月27日,“潜艇伟伟迷”发布了自创游戏1.0版本的下载文件,免费分享游戏资源,这也让不少网友直接“沦陷”,玩到停不下来。

就连游戏大主播,如粉丝超过5000万的“张大仙”,也忍不住在直播间玩起了杂交版的《植物大战僵尸》,还通关了困难模式100层。

张大仙的视频中有一个“植物大战僵尸大仙”合集,近大半个月累计更新了13条视频,其中热度最高的一条在B站播放量超过181万。

全网粉丝超过1500万的“陈泽”,从去年9月就开始更新玩植物大战僵尸视频,杂交版游戏出现后,他更是高频分享自己玩杂交版的录屏内容,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了60条视频。

《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的出圈是全方位的,这或许称得上2024上半年最火爆的游戏之一。现在打开游戏直播间,能刷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和各种植物的密集喷射。

仅从数据来看,#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的抖音话题播放量超过50亿次;新站数据显示,B站近3个月相关视频日均播放量超过1700万次。

上一次“植物大战僵尸”这么火,还要追溯到2009年。

之所以能如此出圈,精髓在于“杂交”二字。

就像原版游戏中的经典植物豌豆和向日葵,豌豆可以攻击僵尸,向日葵则是产生阳光来种植更多植物,杂交版里直接将这二者做了个结合,名为“豌豆向日葵”,既能生产阳光,也能喷射豌豆。

还有一边输出火焰伤害一边能做肉盾的“火炬坚果”、能炸飞僵尸也能回收阳光的“阳光”、有寒冰射手减速技能也有猫猫草追踪特性的“寒冰香蒲”等等等等。

甚至游戏中出现了杂交plus版,比如“汉堡射手”,叠加了豌豆、尖刺、黄油等多重攻击,一次能射出8枚随机,还能生产阳光。

僵尸的杂交也同样精彩。比如“火焰迪斯科僵尸”,结合了“火炬”和“豌豆”的攻击技能,铁桶头加持的伽刚特尔,血量叠到超厚,比原先难打得多,以及原创僵尸比如“骷髅僵尸”等等。

尽管做了创新,《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的美术效果和风格也不违和,与原版画风完美融合,也保留了原版的玩法机制,大大降低了网友上手的门槛。

与此同时,杂交版比起原版的游戏爽感又大大提升,“潜艇伟伟迷”结合此前成功的改版经验,设置了几十种挑战和生存模式、编写了近150个关卡,还有游戏里的盲盒模式,随机开出植物。再加上杂交的效果,战斗起来乱飞、大招技能不断释出,爽感被大大提升。

不可否认的是,《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游戏,也有一些bug存在,“潜艇伟伟迷”仍在不断更新和迭代版本,资源依旧被公开发布在网上,给所有玩家免费获取。

做到如今这样的效果,《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游戏官方自己出的续作,自然也引起了官方的注意。

6月20日,植物大战僵尸官方账号宣布,杂交版已经入驻《植物大战僵尸》小程序,官宣视频截至目前B站播放量超过282万,网友们纷纷调侃这是被官方“招安”了。

《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的出圈,彻底带火了“潜艇伟伟迷”。

新站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他的账号持续蝉联B站每周涨粉榜单第一的位置,包括B站、抖音在内的全网账号一个月内涨粉近400万

6月1日,“潜艇伟伟迷”在抖音开启直播,刚开播在线人数就突破了7万人。张大仙、陈泽、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官方纷纷来到直播间刷礼物。新抖数据显示,这场直播时长不到4个小时,观看人次近335万。

很多粉丝为他高兴,因为这背后是坚持数年的持续深耕。

据公开信息来看,“潜艇伟伟迷”是个00后,从小就在玩《植物大战僵尸》。从2017年开始,他在B站上发布《植物大战僵尸》的自制关卡视频。

2018年5月,他在B站动态吐槽《植物大战僵尸》的续作,说是“看不下去”,提到自己曾经对游戏的憧憬,也表示“或许通过我们这些老粉丝现在的努力可以使自己融入这憧憬吧……”。

这条动态至今保留着,不少网友纷纷前去打卡,留言这是“梦开始的地方”。

渐渐地,“潜艇伟伟迷”不满足原版游戏的设定,开始修改并原创新角色,比如给“射手”加了对翅膀,变身“天使射手”,或是让坚果墙抛出高空坚果、砸爆坚果头的僵尸。

7年时间,他用这些自创的角色更新了800多条视频,直到去年年末做出了一个集大成者版的《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多年积累、一朝爆发。

游戏爆火后,网络上出现了“潜艇伟伟迷”的山寨账号,借着游戏的名头虚假宣传、圈钱,还有直接拿着游戏来收费的,“潜艇伟伟迷”好几次发布动态澄清、辟谣这些行为。

尽管如今走红了,他却没有拿《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来赚玩家的一分钱,全都是主动“用爱发电”,不断更新迭代、坚持免费发布新动态和新版本。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个游戏圈新顶流只有流量、没有商业价值。

“潜艇伟伟迷”的B站动态偶尔也会插入几条推广,B站、抖音的长视频有流量收益分成。据“游戏研究社”的报道,他还有部分从游戏官方和夸克等网盘平台获得的收入,足以养活自己和目前的团队。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潜艇伟伟迷”提到自己曾经只是想靠平台创作获得普通收入,从一开始几百块一路上涨,直到能维持生活。

无论是对于《植物大战僵尸》游戏本身,还是内容平台、游戏主播们来说,《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的流量都颇为珍贵。

一个诞生于2009年的游戏,虽然还在不断出续作,但难回最鼎盛时期,只是在小圈层活跃。

而且,近几年,游戏行业进入存量时代,获得流量的成本不断走高。

《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游戏用户规模已经占据了网民总人口一半,行业红利正在不断消逝。另一份《2023中国移动游戏广告营销报告》也显示,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Q1的销售费用率中值均达到近年新高,可见游戏厂商对流量曝光的渴求。

《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让这个回忆里的游戏再一次被拾起,并直接带来用户转化,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官方会选择与其合作“招安”的原因。

这些新玩家们的流量,不仅游戏需要,内容平台和游戏主播们也很“眼馋”。

互联网流量也在存量时期,包括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在内的各大平台拓宽品类、不断发力垂类内容,游戏便是其中重点类目之一。

此前“蛋仔派对”“崩坏星穹轨道”等游戏都一度占据多个平台的涨粉榜单前列,为平台吸引了不少流量,这一次《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亦是如此,无论是“潜艇伟伟迷”自身账号,还是其搬运视频,都有不小的热度。

对游戏主播来说,这同样是刺激流量的一种途径。新榜编辑部此前曾采访过游戏MCN小象大鹅,了解到一个游戏主播的主要收入来自平台签约金、打赏礼物、商务合作和游戏公司采买收入,其中平台签约金是最大头。

不过斗鱼、虎牙等游戏直播平台的式微,让不少主播主动或被迫转去抖音、B站等平台寻找新的流量出路,但中小主播在抖音等平台是没有签约费的,收入大多要靠直播流量。

入驻抖音的游戏大主播

而抖音等平台由于内容多元,流量分布也很分散,难以像虎牙、斗鱼等平台的受众那么垂直,且流量算法不可控,就像游戏大主播“旭旭宝宝”刚到抖音时场场直播观看人次破千万,如今也跌落到到四五百万左右。

低门槛、国民认知度高、可玩性强的《植物大战僵尸杂交版》无疑成为获取流量的突破口之一。

从目前来看,这款民间二创的杂交版游戏,已经为游戏圈带来不小的水花。

但靠二创创意能走多久?一款游戏真的能靠二创持续翻红吗?观众审美疲劳后还有什么新创意能再次刺激玩家?走出第一步后,“潜艇伟伟迷”还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

《植物大战僵尸3》又双叒叕要回炉重造了

作为经典塔防神作的第三代续作,《植物大战僵尸3》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

2019年推出的第一版植物大战僵尸3(2019年的版本下文简称旧3代),采用了和前作割裂感严重的3D画风,并且对阳光系统进行了大幅改动,删除了向日葵而被玩家口诛笔伐。游戏在2021年大改之后依然难挽颓势,同年官方在一片骂声中于将游戏下线,进行第一次的回炉重造。

2024年新的《植物大战僵尸3》(2024年的版本下文简称新3代)正式上线,这次的表现更差:虽然游戏换回了玩家喜欢的平面美术风格,但是删除了大量植物和僵尸敌人,以及旧3代中受到好评的中场机制,并且暴露出了更多设计上的缺陷。新3代上线后1年的时间都没撑到,EA就宣布下线游戏进行第二次回炉重造。

《植物大战僵尸3》下线公告

植物大战僵尸系列从1代到3代,是一个不断退化的过程:作为塔防游戏的经典杰作,贡献了许多开创性玩法的1代母庸质疑是塔防游戏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影响了此后很大一部分的塔防游戏,也是一代人的回忆。

而在智能手机崛起的年代里,2代决定专精于移动端,并且开始引入付费道具和抽卡。游戏中不断弹出的各类氪金礼包,需要在卡池抽取并且使用碎片进阶的植物,乃至于玩家排行榜,都昭示着2代与1代本质的不同。2代无疑是一款成功的商品,在保有游戏趣味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pay for win”的要素。

签到就送植物碎片

2代加入了新的局内机制,给所有的植物做了专属大招:对普通的豌豆射手使用“叶绿素”能够让其在短时间内变身为豌豆输出大量火力。并且增加了大量新的植物和僵尸,以及丰富的小游戏和全新的地图,甚至有一条线索清晰的主线剧情。

2代在为了迎合手游市场加入了大量的内购内容的同时,依旧保证了不输于1代的游戏性。

2代的翻牌消消乐小游戏

而到了19年旧3代上线时,许多玩家都以为这是自称正统续作的“李鬼”:旧3代取消了原版开创性的经济植物向日葵,阳光的产出变为了随着时间自动回复。

这一改动颇有“违背祖训”的意味,假若要我选一种植物代表《植物大战僵尸》,那么我大概会选择向日葵。官方删除向日葵让阳光变成随时间自动回复的本意,也许是为了减轻玩家在操作上的负担,在一局游戏中能有更充裕的时间,根据场上的形式种植物或者使用道具,不用随时盯着向日葵收集阳光。然而直接删除向日葵这样缺乏考量的改动,无异于自废武功后去学了市井流氓拳,玩家在阳光经济上的多种选择策略被削减成了一种,给玩家减负的同时,玩家也失去了一部分的游戏乐趣,无疑是本未倒置。

不止是机制上的改动,画面上的改动也是玩家攻击的焦点。也许是因为2代迎合手游市场的策略在商业上的成功,让EA和宝开尝到了甜头,旧3代的游戏界面使用了适应移动端的竖屏界面,并且完全没有做横屏的适配。植物和僵尸都由前作的平面动画图标变成了六亲不认的粗糙3d建模。比起大名鼎鼎的《植物大战僵尸》正统续作,旧3代像是b站上“自学建模3年”的up主做的整活向粉丝同人作。

旧3代游戏画面

虽然旧3代也加入了许多新的植物、敌人和地图,在游戏机制上也做出了亮眼的创新,但是这显然不是玩家想象中的《植物大战僵尸3》。宝开在创新的道路上步子迈得太大,旧3代从巨人的肩膀上跌落,被负面舆论所淹没。

旧3代地图

迫于舆论压力,官方在21年对游戏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式的改造,几乎可以算是第一次回炉重造。玩家抨击旧3代粗糙的3D建模,那就换回讨喜的平面卡通风格,把植物和僵尸乃至于地图的素材都重做一遍。玩家想要原本的向日葵,那就把向日葵再加回来。看似官方主打一个“听劝”,实际上这些改动只是安抚玩家的缓兵之计,改版后的新3代游戏性比起旧3代大打折扣,处处显露出半成品的痕迹。

游戏美术风格脱胎换骨意味着要重新制作地图。也许是因为庞大的工作量,设计师选择了一种极其敷衍的地图设计:原本铺满全场的草坪挖掉几块变成无法种植物的荒地,就被当成前期核心的地图机制端了上来。

格子地图

玩家面对这样看似迎合玩家喜好,实则由敷衍和糊弄拼凑起来的游戏自然无法买账,负面舆论愈演愈烈,游戏还是于同年下线宣布再次回炉重造。

2021年大改后的游戏界面

2024年初新3代上线,玩家满怀期待地玩过之后发现,《植物大战僵尸3》并不是回锅一遍才香的回锅肉,更像是把隔夜的剩饭炒了三遍,吃了之后让人上吐下泻的克家菜。

许多玩家在新3代上线后甚至开始怀念自己曾经口诛笔伐过的旧3代。开始细数旧3代中做的好的植物和僵尸,怀念能让玩家无限制使用道具、挪动植物的中场休息机制,然后怒骂新3代就是一坨臭不可闻的“答辩”。

新3代视频下的热评

新3代为什么是灾难级的糟糕,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回答。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围绕着向日葵的改动。

向日葵,或者说游戏中阳光经济的改动,官方从旧3代改到新3代,始终没有交出一份让玩家满意的答卷。

早先旧3代因为删除向日葵,采用阳光自动回复的阳光系统,被玩家口诛笔伐。新3代关于阳光系统设计更是暴露了设计师的草率与缺乏考量。

设计师自作聪明地把前作的阳光数值做了简化处理,向日葵一次产出25阳光简化为了一次产出1阳光。然后设计师设计阳光菇的时候发现,想做出1代中阳光菇在长大后产量增加的效果,只能让它生产两点阳光。本身种植阳光菇的成本就比向日葵更低,而阳光的产出效率更是能碾压向日葵,在有阳光菇的情况下,向日葵的存在毫无意义。

阳光菇由炮灰成为新神

也许官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直接采用了限制选卡的手段,玩家无法自行搭配每一关使用的植物,只能使用关卡预先设计好的。这一做法似乎解决了阳光菇的性价比远大于向日葵的问题,甚至掩盖了很多植物设计的缺陷:玩家压根没有做选择的权利,只能给什么用什么。然而,相比老3代直接取消向日葵,新3代限制玩家自行选卡对策略性地打击更加致命。玩家只能使用一种解法答题,意味着游戏关卡几乎没有重玩的意义。

官方同样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这一改动使得关卡完全没有重玩性。但是积重难返,官方最终选择提供足足470个关卡供玩家游玩。470个关卡中有很多关卡的地图一摸一样,只是初始提供的植物组合不同。

官方看似通过大量塞料的方式解决了重玩价值的问题,但是很明显,这种关卡设计比我的毕业论文还水,玩家玩起来也不会多有乐趣,反而觉得关卡设计师黔驴技穷,只能用这种手段敷衍玩家。

游戏的第470关

足足470个关卡,也意味着每一关敌人数量和类型的设计累加起来,是难以想象的工作量。为了应对这一难题,官方选择引入动态难度来减轻自己的负担:敌人数量和类型取决于玩家此前连胜的场数。

动态难度也意味着一局游戏前,玩家无法预览局内的敌人类型和数量,只能进入游戏后随机应变,并且在持续连胜后,动态难度会使游戏难度变得极高。加上玩家无法自行选卡,用灵活的策略应对提高的难度,失败就成了注定的答案。

动态难度下连胜后的怪物数量

新3代还加入了让玩家怨声载道的体力限制。游戏胜利不消耗体力,输一局少一点,体力一共五点。结合上文提到随着连胜而提高的动态难度,体力系统和动态难度形成了一个经典的循环:赢太多了打不过了怎么办——那就输几把——输多了没体力了怎么办——打赢就不会扣体力了——赢太多了打不过了怎么办……许多玩家都会在这个循环中产生坐牢的错觉。

虽然游戏提供了限时无限体力的道具,但获取道具需要通过玩小游戏,且有次数限制。玩家必须在有限的无限体力时间内,抓紧刷败场以降低难度。无限体力相当于让玩家从高难关卡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却又进入了另一座“刷败场”的牢笼。

无限体力道具

以上种种不合理的游戏设计,让玩家在游玩过程中难以体会塔防策略的乐趣,反而更多地感到煎熬。如果玩家不想靠着固定的搭配打败浩浩荡荡的僵尸大军,那么使用商店里20元人民币3个的樱桃也是一种办法:很多情况下,使用和付费强相关的一次性道具就是过关的唯一解法。

游戏商店界面

新3代会再次失败的结局,几乎是不言而喻的。《植物大战僵尸3》自2019年旧3代首次上线以来,到2024年十月宣布下线重做,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五年已经是很多手游上线到关服的生命周期,而《植物大战僵尸3》更像是经历了五年的内测。

不知道它的反复回炉,是官方认为这样的经典IP依然有利可图,决意要榨干玩家最后的一点期待,还是那个曾经做出经典之作的公司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又或者只是制作人想要将功补过,回馈被数次伤害的玩家。

这一切的答案终将随游戏的再次上线而揭晓。只是,曾经满怀期待的玩家,是否还愿意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热门手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