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6 17:00:50 | 来源: 互联网整理
作为曾经的QD爱好者,我忍不住多说几句。
要说QD,就得先说说前身N-gage手机。 如果您对手机的具体参数感兴趣,可以去百度一下。 我就讲一下诺基亚推出这样一款手机以及N-gage平台的初衷。 来分析。
首先,N-gage上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吗?
答案当然是,地狱安魂曲、混沌之门、极品飞车(原名是什么?)、战锤4000
K等大作有几十款,与当时的任天堂相比,这个数字屈指可数。 但作为一名玩家,如果你接触过这台神奇的机器,你就会知道QD远不止这些。
由于背后的种种原因,qd可以安装一个手持模拟器并支持java系统本身。
然后它不仅演变成了自己原创的游戏产品,而且成为了当时主流的Java游戏(Java山寨狂人Gameloft,当时出品了很多游戏)。 同时还可以安装FC、SFC、GBA、GB等模拟器。 !
而且大部分游戏基本都能完美运行,尤其是后期一些互联网巨头逐渐优化模拟器的时候,已经和原来的体验机几乎没有区别了。
这里小提一下,有些游戏是竖屏模拟的,也就是说你必须竖着qd才能玩……有点疼,帧数也稍显不足。 不过N-GAGE配置较高,大部分游戏都能毫无压力地运行在30帧以上。
所以当谈到N-GAGE上是否有很多好玩的游戏时,答案不是很多,但当谈到N-GAGE上可以玩多少游戏时,根本不可能更多(虽然大多数都是不合法)
那么,它是否改变了当时掌上游戏机的格局呢? 我先告诉你答案,基本上不会。
虽然这是诺基亚老大哥当时想要实现的目标,但是并没有实现。
我猜他的初衷是想在掌机市场争夺一席之地。 这是个好主意。 我想做一个可以打电话的手机。 这一定非常棒。 如果我真的这么做的话,GBA和PSP可能会消亡好几年。 但是我觉得问题是当时的大环境是那个时代还没有到来。
我该怎么说呢? 我们先横向比较一下。
对于诺基亚:
更不用说顶级手机品牌了,质量也是过硬的。 我已经把 QD 扔掉无数次了,但它从来没有坏过。 我先问疼不疼。
然后诺基亚提供硬件支持和N-GAGE平台支持(这个意义重大,和手机用户群相比,秒杀掌机几条街)
游戏基本基于第三方厂商支持以及一些独立开发者的作品
来自任天堂:
我没有gba,所以我只能说说我的看法。
掌机老爹,无论是操控还是显示屏幕,在当时都是一流的(更不用说PSP了,毕竟从尺寸上来说不是同一个类型)
游戏? 不多介绍,从索尼克开始到恶魔城等等。
然后比较一下两者的优缺点
在交互性方面:
GBA只能玩游戏,不能做其他事情。 为了进行互动,两个人必须用墨水标记一段时间。
至于QD,虽然支持GPRS交互,但当时的资费问题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一个障碍,而且QD的目标年龄段也比较年轻。 这些用户大多是对支付非常敏感的用户。 另外,早期的移动网络资费不规范,各种收费软件满天飞,所以没有使用这套。 相反,每个人都认为蓝牙之战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从游戏玩法来看:
在原创游戏产品支持方面,任天堂自然是赢家。 从正式的QD角度来看,支持Java游戏是一个优势,因为大多数游戏都是免费且可扩展的,而这是GBA无法做到的。 当然,论品质,这个是没有可比性的。
游戏体验:
我说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玩游戏的感觉。 当然是GBA赢了
至于其余的:
只是GBA做不到。 确实是qd的优点,就是可以打电话、换铃声、上网,等等等等
综合以上分析,我个人认为QD的优势绝对是巨大的。
如果你认为游戏产品短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互联网趋势的发展,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相反,多家制造商都在争相生产支持您的平台的产品。
游戏体验的问题并不是硬件能够解决的大问题。 摩尔定律并不是什么大问题,Nogo 在这方面的研究技巧也不错。
那么为什么它没有改变呢?
一。 因为诺基亚推广N-GAGE的时候,还是一个以传统行业观点为主导的时代。 他们对这种模式的评价是,他们最关心的是移动运营商的流量收入能增加多少。 事实上,结果是一样的。 大家仍然更喜欢使用蓝牙。 换句话说,玩游戏根本达不到这一点。 没有得到卖家的广泛支持,各行业也不看好。 那时候玩的概念还是大屏、全键盘、音乐手机等等。但是今天这件事就完全不同了,因为QD的性能和偏向很受玩家欢迎。 有玩家就有用户。 在这个时代,用户就是最大的钱。 如果有这个机会,你就会把钱砸死。 韵律。
第二。 这是刚进入游戏行业时的常见错误。 比如国产单机游戏、国外PC大作等等,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根本赚不到钱。 因为他们的销售模式还是传统的卖卡带、cdkey的模式,而且国内的老玩家都知道,你的新产品出了,24小时内破解,一个月内翻译成中文,让让你每时每刻都能看到中国人民。 智慧。 所以是的,我身边有很多QD用户,但他们都没有花钱买过游戏。 首先,第一版S60系统本身并不完美。 这里的不完善首先是系统优化水平,其次是系统保密性。 从层面上来说,这对玩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系统。 它像 Android 一样是开源的。 你可以用它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没有什么是你想不到的,但对于厂家来说却是一场噩梦。 我制作的应用程序和游戏都是免费的。 不仅免费,还可以安装模拟器让你玩GBA游戏。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任何在游戏行业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如今还活着的掌上游戏机和游戏机制造商每分钟都在与破解集团作斗争。
·依靠硬件性能,比如掌机游戏可以在我的掌上机上运行,但你的手机上肯定运行不了。 到我可以运行它的时候,我已经更新了好几次了。 (例如,PS2模拟器仍然可以在比PS2晚几年的PC上运行。
·从破解的难度来看,这是最不靠谱的,因为纵观历史,高手在民间只是时间问题。
·营销模式,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条路。 比如免费网游的出现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戏行业革命,还有现在轻付费内容积累用户的模式(全民猜歌、保卫萝卜这类代表),首先这个这类游戏是向你开放的,你不需要破解它。 其次,没有配置要求,可以玩的用户数量大大增加。 第三,我们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因为游戏性出色,能够快速积累用户,获得庞大的用户群体。 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无限商机了。 剩下的就是看如何转变收入模式了。
那么回答第三个问题,玩家心目中还没有可以和这款手机相媲美的产品。
但对于市场和厂商来说,它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产品。
说了很多,有些地方还不清楚,抱歉。
总的来说,我想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来解释为什么QD这样一个神奇的模式并没有改变掌上游戏机的格局。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这个时代……(很多厂商已经在做智能手机游戏手柄,类似内置电视盒的产品)如果营销模式有突破……(免费下载游戏,转化用户,用户转化为付费的潜力)如果结合现在游戏开发厂商和硬件厂商的支持(手游开发质量不再一样,完全可以生产出媲美主机的产品,实力雄厚)硬件厂商足以支持低价和足够的性能)
如果现在诺基亚还活着,继续奉行N-GAGE的理念,不改变掌机游戏格局才奇怪。
热门手游排行榜